高能核物理组在STAR实验上又取得一重要研究成果
作者:时间:2019-10-09

  近日,我院杨驰副研究员、杨钱博士后与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合作者组成的研究团队,在RHIC-STAR实验的国际合作中观测到高能原子核擦边对撞中极低横动量J/psi粒子产额的反常增强,并在世界上首次测量了这种对撞中极低横动量J/psi粒子的动量转移分布。实验结果揭示了非超擦边核核碰撞中也伴随着矢量介子的相干光致产生。这个超强磁场导致的物理过程是原子核部分子分布函数的良好探针,同时为研究夸克物质特性提供了新途径。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Phys. Rev. Lett. 123 (2019) 132302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23.132302)]。这是继该团队首次发现高能原子核擦边对撞中极低横动量正反轻子对产额增强[Phys. Rev. Lett. 121 (2018) 132301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21.132301)]之后的又一重要研究成果。



高能原子核擦边对撞示意图


观测到低横动量区J/psi产额显著增强


   山大团队在该实验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该团队主导发现的这些高能原子核擦边对撞中的反常现象,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我校作为中方主导的探测器升级项目RHIC时间投影室内径升级将在未来给这些课题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撑,极大提高测量精度。

        RHIC-STAR是基于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上STAR实验的大型国际合作组,由来自14个国家66个单位的660多位科研人员组成。中国大陆参加RHIC-STAR国际合作组的有复旦大学、湖州师范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8家单位。该项研究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山东大学等部门的经费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