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合作组获2023年度欧洲物理学会高能与粒子物理奖
作者:时间:2023-04-25

2023424日,欧洲物理学会高能与粒子物理分会宣布,因发现短基线反应堆电子反中微子消失,首次测定中微子混合角θ13,为探测轻子的电荷-宇称破缺铺平了道路,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持的大亚湾合作组和韩国RENO合作组荣获2023年度欧洲物理学会高能与粒子物理奖(High Energy and Particle Physics Prize of the European Physical Society)。分享同一奖项的还有瑞典科学家Cecilia Jarlskog,获奖理由为发现描述夸克和轻子电荷-宇称对称性破坏的不变量。颁奖仪式将于821日在德国汉堡举行的欧洲物理学会高能物理会议上进行。

该奖项是欧洲物理学会高能与粒子物理的最高奖,创建于1989年,授予在高能物理实验、理论或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合作组,每两年颁发一次。此前颁发的17次奖项中,共34名个人和6个实验合作组获奖,个人获奖者中包括12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201238日,大亚湾实验宣布发现了中微子振荡新模式,测得了相应的混合角θ13,一个月后测量结果得到韩国RENO实验的证实。该发现对理解中微子振荡的完整图像、理解宇宙中反物质消失之谜、寻找与鉴别宇宙学及新物理模型及确定中微子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该成果获得此次欧洲物理学会高能与粒子物理奖,此前也曾先后获得包括美国物理学会粒子物理实验最高奖潘诺夫斯基奖、美国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日本日经亚洲奖、俄罗斯庞蒂科夫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未来科学大奖等在内的二十多个国内外重要奖项。

最近,大亚湾实验发表了最新论文,于2023421日刊登于《物理评论快报》,将θ13的测量精度再次大幅提高。大亚湾实验还对反应堆中微子能谱进行了一系列精确测量,发现了能谱反常问题;在很大的能区范围内基本排除了惰性中微子的存在。

大亚湾核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是一个建于中国,研究中微子的多国粒子物理项目。来自包括中国大陆,以及美国、俄罗斯、捷克、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39个单位,约250位科学家参加了此项国际大型合作研究。山东大学是大亚湾实验成员单位,在整个离线系统及其子系统离线核心软件的设计开发与实际运用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参与了在线数据获取系统以及物理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大亚湾实验装置于20201212日退役,其下一代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于2015年开始建设,预计今年完成装置建设,将在确定中微子质量顺序、精确测量振荡参数、研究天体中微子物理等多个方面做出国际领先的重大成果。


网址:https://eps-hepp.web.cern.ch/eps-hepp/prizes.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