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首页 > 研究前沿 >

正文

中心成员参加Hard Probes 2023 国际会议
作者:时间:2023-04-04

  2023年3月26日至31日,第11届硬探针国际大会(Hard Probes 2023)在德国阿莎芬堡如期举行。Hard Probes大会是高能核物理领域最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之一,每三年举办两次,本届大会由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和明斯特大学联合承办,本次会议汇集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理论和实验核物理学家,共同探讨高能重离子碰撞物理学的新发展。来自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粒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粒子物理与粒子辐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多位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汇报了他们近期在实验和理论研究两个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

  本次会议重点讨论了在高能原子核-原子核、质子-原子核和质子-质子碰撞中研究高温致密QCD物质微扰探针的实验和理论发展。在实验研究方向,易立教授和聂茂武副研究员的实验团队在半单举强子-喷注分析上取得阶段性进展,指导的博士生何杨代表STAR合作组做了题为“STAR 200GeV重离子碰撞中测量半单举光子-喷注和强子-喷注分布 (Measurements of semi-inclusive γ+jet and hadron+jet distributions in heavy-ion collisions at √sNN = 200 GeV with STAR)”的口头报告。在理论研究方面,曹杉杉教授、博士后邢文静和石瑜分别做了量子色动力学等离子体内喷注簇射中的电荷增强现象 (Charge enhancement of parton showers in QCD plasmas)”在微扰与非微扰统一框架下约束热核介质中重味夸克势和扩散系数 (Constraining the in-medium heavy quark potential and diffusion coefficient within a unified perturbative and non-perturbative transport approach)”基于向前强子产生过程色玻璃凝聚理论的精度测试 (Pursuing the Precision Study for Color Glass Condensate in Forward Hadron Productions)”的口头报告。这些报告引起了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在大会最后两天的大会报告环节,这些实验和理论进展均被选为亮点工作进行展示。

     目前粒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山东大学粒子物理与粒子辐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硬探针与电磁探针等研究方向上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理论和实验互相促进的研究团队。相关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教育部等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