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姓名
|
张洋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
 |
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学位
|
博士
|
专业技术职务
|
教授
|
行政职务
|
|
研究方向
|
粒子物理
|
学术兼职
|
|
研究领域简介
长期从事粒子物理实验研究,先后参加了日本Super-K、北京BESIII和加拿大SNO+实验,在每个实验中都做出了丰硕的成果。近期代表性成果包括: 在Super-K,首次利用符合测量降低了超新星遗迹中微子的探测阈能,设置了该低能区截至2021年世界最好的流強上限;首次完成了水中宇宙线缪子散裂造成的各个同位素产额的测量,特别是 Li-9 的产额,首次证明了 Li-9 对 SuperK-Gd 项目的影响较小;在SNO+,实现中子氢俘获在水中的世界最高探测效率;在BESIII,研究了粲偶素的重子对衰变和味道改变中性流衰变等物理课题。
2019-2022年,担任SNO+事例重建组的组长,全面负责SNO+四个实验阶段的事例重建。现为SNO+国际合作组中方负责人。
国内外学习和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2010-9 — 2015-7 清华大学 物理学 理学博士学位
2006-9 — 2010-7 西安交通大学 材料物理 理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22-6-至今 山东大学
2018-6 — 2022-6 阿尔伯塔大学
2016-1 — 2018-4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代表性研究成果
科研项目
更新日期:2022.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