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首页 > 研究前沿 >

正文

刘智青教授荣获亚太物理联合会/亚太理论物理中心杨振宁奖
作者:时间:2020-11-06

  115日,亚太物理联合会/亚太理论物理中心(AAPPS/APCTP)联合举办的2020杨振宁奖(C.N. Yang Award for 2020)颁奖典礼线上举行。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刘智青教授获此殊荣。


    刘智青201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后在德国美因茨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获玛丽居里学者资助)。2018年加入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粒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刘智青长期活跃在实验强子物理前沿研究领域,先后参加了北京谱仪BESIII实验、德国PANDA实验、日本BelleBelle II实验。他主要从事强子谱、奇特强子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X(3872)Y(4260)Zc(3900)等奇特态的研究中均做出了重要的突破,并取得系列国际前沿的成果。2013年,他在BESIII实验完成博士论文期间,代表合作组发现了新的带电类粲偶素Zc(3900),被认为是首个具有确切实验证据的四夸克粒子,并被美国物理学会《物理》杂志评选为年度十一项重要成果首位。

此次2020杨振宁奖授予刘智青教授,以表彰他在超出传统夸克模型的实验强子物理方面,特别是Zc(3900)发现上做出的突出贡献”(For hi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experimental hadron physics that goes beyond the quark model; in particular, for the discovery of the four-quark particle Zc(3900))。一起获奖的还有清华大学张金松、日本大阪大学核物理研究所Nobuyuki Kobayashi

2020杨振宁奖链接:http://www.aapps.org/myboard/list_blog.php?Page=1&Board=chen_ning_yang


AAPPS副主席宣布获奖及展示奖杯

杨振宁奖简介:

杨振宁奖的设立是为了表彰在亚太地区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青年科研人员,以促进亚太地区物理学领域青年科学家的发展。亚太物理联合会(AAPPS)和亚太理论物理中心(APCTP)共同设立了AAPPS-APCTP杨振宁奖(C.N. Yang Award)。该奖的设立最早源自19928月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的第三次亚太物理联合会理事会会议。会议提出设立亚太物理学会联合会奖,以鼓励亚太地区青年物理学家,并向周边区域介绍优秀的科研活动。在第二届亚太物理联合会理事会任期内(1994-1997),亚太物理联合会奖正式设立,并在每届亚太物理大会上颁发该奖。杨振宁教授积极推动了亚太物理联合会的成立,并担任了第一届主席。此后杨振宁教授一直担任第二届亚太物理联合会理事会成员至1997年底。为了感谢杨振宁教授长期以来对亚太物理联合会做出的贡献,亚太物理联合会奖被更命名为亚太物理联合会杨振宁奖。2020杨振宁奖由亚太物理联合会(AAPPS)与亚太理论物理中心(APCTP)联合颁发。